近期,有关“四川农业大学被踢出211”的传言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但事实并非如此。四川农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地位一直稳固如初,且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那么,为何在四川本地,川农大的选择度似乎并不如一些其他高校呢?
接下来,本文将深入探讨四川农业大学在川内选择度不高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带您重新认识这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农业高校。
一、四川农业大学被踢出211?
四川农业大学从未被踢出 211 大学行列。1999 年 6 月,四川农业大学正式进入 “211 工程” 建设行列,此后一直是 “211 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2017 年和 2022 年两次入选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网上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言,可能是因为四川农业大学在某些方面的知名度相对不高。
四川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高校,其前身是 1906 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经过多次变迁和发展,1956 年迁至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 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在 2024 年软科的排行榜上,四川农业大学在全国排名第 134名,相比2023年进步了8名。其畜牧学进入了 A 类学科范畴,作物学作为一流学科且为 B + 级学科,另外风景园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兽医学、林学、草学等学科均在 B 级。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四川农业大学在农林类学科领域的强大实力。
1、A类学科名单
序号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
1 | 畜牧学 | A- |
2、B类学科名单
序号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
1 | 作物学 | B+ |
2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B |
3 | 风景园林学 | B |
4 | 兽医学 | B |
5 | 林学 | B |
6 | 草学 | B |
7 | 生物学 | B- |
8 | 农林经济管理 | B- |
二、为什么四川人不选川农?
尽管四川农业大学拥有诸多优势,但在四川本地,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时却对其持保留态度,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理位置因素
四川农业大学的校本部位于雅安市,相较于成都市,雅安市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好,地缘优势较弱,地理区位经济影响力也较小。因此,对于很多希望留在成都或一线城市发展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川农大的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虽然目前川农大已经有了成都校区,但这一改变并未完全消除地理位置对考生选择的影响。
2、农林类专业的偏见
一些人对农业相关专业存在误解,认为学农就是种地或者与传统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就业前景不好、工作环境艰苦。实际上,四川农业大学的专业设置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农学、园艺等专业,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法学等非农林类专业,并且学校在农业科技、生态环境、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处于前沿水平,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广泛,包括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等。
3、省属211与部属211的差距
在部分考生和家长看来,部属211高校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知名度,因此更受欢迎。相比之下,省属211高校如四川农业大学则可能被视为次优选择。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和家长的选择。
4、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考量
虽然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211高校,但其高考录取分数线在某些年份和地区可能相对较低。这使得一些以较高分数被录取的考生感到失落和不平衡,进而产生对川农大的不满和抱怨。这种情绪也可能影响其他考生和家长对四川农大的看法。
5、全国排名的影响
在各类高校排名中,四川农业大学的排名可能并不突出。例如,在2024年软科的排行榜上,四川农业大学在全国排名第134名。虽然排名并不能完全反映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教育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影响考生和家长的选择。
综上所述,四川农业大学并未被踢出“211工程”高校行列,其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广泛认可。然而,在考生和家长的选择过程中,地理位置、专业偏见、省属与部属211的差距、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全国排名等因素都可能对选择产生影响。因此,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