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校友会排名,北大、清华、复旦等位居前列,中央民族大学等虽综合排名靠后,但在特色领域优势显著。各高校王牌专业各有千秋,涵盖理工、人文等多领域,掌握这些信息,将为考生志愿填报提供重要参考,助力锚定理想学府。

第一梯队:金字塔尖的王者
1.清华大学(第2名)
清华大学在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稳居第二,那可是实至名归。它的工科实力简直“逆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堪称国内高校中的“天花板”。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就像自带“金字招牌”,各大互联网巨头像阿里巴巴、腾讯等,每年都抢着要,薪资待遇那叫一个诱人。还有它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电力系统培养了无数精英,很多毕业生都在国家电网等重要电力企业担任要职。建筑学专业更是一绝,清华的建筑学院在国内外都赫赫有名,参与设计了众多地标性建筑,比如中国尊等。
2.北京大学(第1名)
北京大学荣登2025年校友会排名榜首,在文理学科方面的实力,简直是独孤求败。数学专业,那是培养数学大神的摇篮,众多国际数学竞赛的金牌得主都出自北大数学系,学生们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一路“狂飙”,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在国际顶尖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物理学专业同样厉害,在量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前沿领域成果不断。汉语言文学专业,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出了大批知名作家、学者,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第二梯队:实力强劲的佼佼者
1.上海交通大学(第3名)
上交大在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位列第三,工科和医学实力超群。机械工程专业,为我国高端制造业培养了大量人才,毕业生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大显身手,像特斯拉、通用等汽车企业都有不少上交大机械专业的校友。临床医学专业更是厉害,培养出的医生在各大知名医院都是骨干力量,医院的很多重要科室主任都是上交大医学院毕业的。
2.复旦大学(第6名)
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在国内首屈一指,从这里走出的记者、编辑,在各大媒体平台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很多知名媒体的主编、制片人都是复旦新闻学院的校友。基础医学专业为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疾病发病机制等研究方面成果丰硕。经济学专业培养出了众多金融领域的精英,在投资银行、证券等行业混得风生水起。
3.浙江大学(第4名)
浙大的学科门类齐全,农业工程专业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从农业机械研发到农业信息化管理,都有浙大学子的身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走在前列,很多相关企业的核心技术团队里都有浙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7名)
中科大专注于理科,物理学专业培养出的科研人才在量子信息科学、高能物理等前沿领域屡创佳绩,很多人都在国际顶尖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化学专业同样优秀,在纳米材料、有机合成等方面成果显著,为我国化学领域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5.南京大学(第5名)
南京大学的天文学专业,那可是国内顶尖水平,参与了众多国家重大天文观测项目,比如郭守敬望远镜的观测研究等。地质学专业在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资源勘探和地质环境保护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第三梯队:各有千秋的实力派
6.哈尔滨工业大学(第12名)
哈工大的航空航天专业,为我国航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众多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项目中都有哈工大学子的智慧结晶。机械工程专业也非常出色,在机器人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表现突出,毕业生在相关企业中很受欢迎。
7.西安交通大学(第14名)
西交大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能源高效利用、动力系统优化等方面实力强劲,为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电气工程专业同样优秀,在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设备研发等方面成果丰硕,很多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等电力企业工作。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11名)
北航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是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顶尖专业,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培养了大量顶尖人才,从飞机设计到航空发动机研发,都有北航学子的身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实力不凡,在航空航天信息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9.北京理工大学(第16名)
北理工在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上的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为我国国防军工事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很多毕业生都在兵器工业集团等军工企业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也不错,在新型材料研发等方面成果显著。
10.西北工业大学(第23名)
西工大在航海、航空、航天领域都成绩斐然,航海工程专业为我国海军装备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更是培养出了众多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11.同济大学(第17名)
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闻名遐迩,参与了众多国内外重大建筑项目,像上海中心大厦等。建筑学专业也同样优秀,培养出了许多知名建筑师,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

12.东南大学(第21名)
东南大学在建筑学、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领域实力强劲,拥有12个A类学科,其中5个达到A+水平。其建筑学专业培养出的建筑师在国内外建筑设计领域屡获大奖,土木工程专业为各类大型建筑工程提供技术保障,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在交通规划、道路桥梁建设等方面成果突出。
13.华中科技大学(第8名)
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临床医学等专业表现出色。机械工程专业在智能制造、机械设计等方面实力不凡,电气工程专业为电力系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出的医生在医疗行业备受认可。
14.北京师范大学(第14名)
作为师范类院校的龙头老大,其教育学专业当之无愧地处于全国顶尖水平,教育技术学方向更是独树一帜,在教育信息化、教育软件设计等方面成果卓越,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实力非凡,在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家、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
15.天津大学(第15名)
天大的化工专业在化工工艺研发、化工过程优化等方面成果丰硕,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建筑专业同样优秀,培养出的建筑师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着较高声誉。

16.华东师范大学(第25名)
在教育领域,其教育学专业堪称王牌,许多毕业生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专家、骨干教师。心理学专业同样实力强劲,在认知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方向成果颇丰,毕业生在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很受欢迎。
17.中国人民大学(第17名)
该校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其法学专业在国内法学界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法学家的摇篮”,在宪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等多个学科方向都有顶尖的学者和研究成果,毕业生在司法系统、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表现出色,很多人成为了知名律师、法官。经济学专业同样优秀,为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研究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众多毕业生在金融机构、政府经济部门担任要职。
18.华南理工大学(第25名)
在工科领域,它的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全国首屈一指,特别是在制浆造纸工程方向,拥有国家级的工程研究中心,许多毕业生成为了行业内的技术骨干和企业管理者。此外,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在化工过程强化、绿色化学等领域成果显著,与众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第四梯队:特色鲜明的宝藏院校
1.中山大学(第10名)
中山大学的医学专业在华南地区首屈一指,培养出的医生在当地各大医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岭南学院的经济学专业也实力强劲,为金融、经济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
2.武汉大学(第9名)
武大的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全球领先,被誉为“测绘领域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在地理信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很多地理信息相关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都来自武大测绘学院。
3.厦门大学(第24名)
厦门大学的会计学专业实力强劲,是很多会计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毕业生在金融财务领域颇受认可,在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部门都有厦大会计专业的校友。
4.南开大学(第18名)
南开大学的数学专业历史悠久,培养出了许多知名数学家,在基础数学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前列。经济学专业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5.山东大学(第20名)
山东大学学科门类丰富,数学专业在基础数学研究方面实力强劲,临床医学专业也有一定优势,培养出的医生在医疗行业有良好口碑。
6.吉林大学(第27名)
吉林大学在汽车工程专业方面表现突出,为我国汽车产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很多汽车企业的技术骨干都毕业于吉大汽车工程学院。化学专业也不错,在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等方面成果较多。

7.四川大学(第22名)
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全国顶尖,有着“中国口腔医学摇篮”的美誉,毕业生在口腔医疗领域极具竞争力,很多知名口腔医院的专家都是川大口腔医学院毕业的。
8.电子科技大学(第30名)
电子科大在电子信息领域实力超群,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毕业生在华为、中兴等电子信息企业很受欢迎。
9.中南大学(第25名)
中南大学在有色金属专业方面优势明显,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贡献巨大,为有色金属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医学专业也有一定实力,在当地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0.湖南大学(第31名)
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有着深厚的底蕴,在相关行业有着较高的认可度,毕业生在建筑、机械制造等领域有不错的发展。
11.重庆大学(第34名)
重庆大学在建筑、机械等专业表现出色,建筑专业的学生参与了众多西南地区的建筑项目,机械专业为当地制造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12.兰州大学(第38名)
兰州大学在化学、草学等专业实力强劲,草学专业为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化学专业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领域成果显著。
13.东北大学(第29名)
东北大学在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有优势,自动化专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在互联网企业中表现出色。

14.大连理工大学(第35名)
大连理工大学在化工、机械工程等专业表现优秀,化工专业在化工过程优化等方面成果突出,机械工程专业为制造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42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农业科学领域优势显著,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农作物育种、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成果丰硕。
16.中国农业大学(第33名)
中国农大在农学、生命科学等专业实力强劲,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生物科技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在农业生物技术、作物栽培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7.中国海洋大学(第37名)
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学、水产养殖等专业独具特色,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科学专业在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等研究领域成果众多。
18.中央民族大学(第69名)
中央民族大学在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专业优势明显,是我国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19.国防科技大学(未参与校友会综合排名,军事类高校单独排名)
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军事院校的代表,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工程等专业实力超群,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军事人才,在军事信息化、国防装备研发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附:2025全国39所985高校最新排名榜单
| 排 名 |
学校名称 | 省市 | 类型 | 总分 | 办学 层次 |
|---|---|---|---|---|---|
| 1 | 清华大学 | 北京 | 综合 | 1076.1 | 36.1 |
| 2 | 北京大学 | 北京 | 综合 | 1027.7 | 35 |
| 3 | 浙江大学 | 浙江 | 综合 | 868.9 | 35.1 |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综合 | 851.7 | 35.7 |
| 5 | 复旦大学 | 上海 | 综合 | 788.4 | 36.8 |
| 6 | 南京大学 | 江苏 | 综合 | 707.8 | 36.8 |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理工 | 637 | 40 |
| 8 | 武汉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29.2 | 33.8 |
| 9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28.9 | 32.8 |
| 10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综合 | 598.5 | 34.6 |
| 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理工 | 585.4 | 33.5 |
| 12 | 中山大学 | 广东 | 综合 | 585.2 | 32 |
| 13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理工 | 582.4 | 33.5 |
| 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理工 | 576.4 | 32.6 |
| 15 | 四川大学 | 四川 | 综合 | 576.3 | 32.1 |
| 16 | 东南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75 | 34.9 |
| 17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58 | 33.7 |
| 18 | 同济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47.7 | 35.2 |
| 19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师范 | 543.8 | 32.1 |
| 20 | 天津大学 | 天津 | 理工 | 528.5 | 33.4 |
| 21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 理工 | 513.7 | 33.1 |
| 22 | 山东大学 | 山东 | 综合 | 513.4 | 29.9 |
| 23 | 南开大学 | 天津 | 综合 | 512.2 | 32.3 |
| 24 | 厦门大学 | 福建 | 综合 | 504.8 | 32.5 |
| 25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农业 | 499.2 | 31.7 |
| 26 | 吉林大学 | 吉林 | 综合 | 486 | 30.7 |
| 27 | 中南大学 | 湖南 | 综合 | 485.3 | 31.3 |
| 28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理工 | 469.5 | 31.3 |
| 29 | 湖南大学 | 湖南 | 综合 | 466.4 | 30.7 |
| 30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师范 | 460.1 | 32.8 |
| 31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理工 | 458.7 | 30.4 |
| 33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 | 理工 | 442.8 | 32.3 |
| 34 | 重庆大学 | 重庆 | 综合 | 425.7 | 31.3 |
| 37 | 东北大学 | 辽宁 | 理工 | 404.5 | 32.5 |
| 39 | 兰州大学 | 甘肃 | 综合 | 385.7 | 32.1 |
| 56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综合 | 335.8 | 31.7 |
| 7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农业 | 319.1 | 30 |
| 80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民族 | ||
| — | 国防科技大学 | 湖南 | 军事 |
总之,这39所985高校就像39颗璀璨的明珠,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2025年的高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未来职业规划,再结合这些高校的优势专业和最新排名,慎重选择。希望大家都能被心仪的高校和专业录取,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