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赋分制度旨在通过更加公平的计分方式,反映考生在各科目的相对水平,从而帮助高校更准确地选拔人才。然而,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新高考赋分究竟如何计算?赋分制对差生是否有利?如何选科才能在赋分中占优势?本文将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高考赋分的计算方法及规则
新高考赋分制度主要涉及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这些科目的成绩不直接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而是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转换后计入。转换过程遵循等比例转换法则,确保考生的成绩排序在转换前后保持一致。
等级赋分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赋分区间: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照一定比例(通常为15%、35%、35%、13%、2%)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确定原始分数区间:根据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3、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r,赋分区间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赋分成绩为未知数T。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此外,选科人数对赋分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由于赋分是基于相对水平进行的,因此选科人数的多少会直接影响赋分的竞争程度和分数分布。
对于选择人数较少的学科,赋分可能会更加随意,导致成绩的不确定性增大。由于考生基数小,分数分布可能不够均匀,使得该科目的赋分结果难以预测,增加了学生的风险。相反,对于选择人数较多的学科,分数分布更加均匀,赋分结果相对更加稳定。
二、新高考赋分对差生有利吗?
从赋分制的规则来看,对差生而言,赋分制可能带来一定利好,但这种利好并非绝对。
1.学困生:稳定在末尾的考生,即使赋分比卷面分高出不少,也依然是末尾名次的得分,因此影响不大。
2.中等生:中等生是赋分制下受影响最大的群体。中等生的卷面分一分之差,可能导致排名大幅波动,赋分分差也会急剧加大。赋分制对中等生的影响因个体情况而异,天赋型中等生和勤奋型中等生在面对不同难度的试卷时,赋分结果会有显著差异。
3.偏科生:偏科生既有优势科目,也有劣势科目。虽然优势科目在赋分后分差可能变小,但劣势科目同样如此,因此整体而言,赋分制对偏科生的影响相对中性。
对于所谓的“差生”(即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赋分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在某一科目上的绝对劣势,但如果他们整体成绩不佳,这种影响仍然有限。更重要的是,赋分制更强调相对排名,而非绝对分数,因此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才是根本之道。
三、怎么选科高考赋分占优势?
高考赋分制下,选科策略需考虑以下几点以占优势:
1.科目难度与竞争
选择难度适中、竞争较小的科目组合,如物理、生物、地理。物理作为理科基础,竞争虽大但赋分相对公平;生物难度适中,易拿高分;地理则兼具文理特性,赋分波动小。
2.科目关联与兴趣
选择关联性强、个人兴趣浓厚的科目,如历史、政治、地理。这三科组合适合文科思维强的学生,兴趣驱动学习,更易取得好成绩。
3.典型组合
物理+生物+地理组合,既覆盖理科基础,又兼顾文科思维,适合中等生,在赋分制下较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