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本科毕业用考研吗?可以转专业吗(附2024转段数据)

来源:博雅数据库、高考直通车、院校官网         校对: 罗老师

国内各强基院校陆续公布首届强基生的转段情况。强基生在未来升学上是否具有优势?进入研究生阶段能否转到一些热门专业进行学习?这些都是许多想要报考强基的考生的家长关心的问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目前已公布强基转段数据的15所高校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一、什么是强基转段?

强基转段,就是指强基生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转至研究生或直博,进行继续深造(注:强基转段只能是本校)。

结合今年各校公布的相关信息,总结出以下几点:

1. 2024年强基计划走的是转段程序,类似于长学制5+3医学生转段;

2. 强基计划读研的同学,仍然要走九推系统进行确认;

3. 部分学校方案明确:强基生硕士转段占本校保研名额。

强基计划硕博衔接走的是免试攻读,所以,强基转段就可以大致理解成我们熟知的“保研”,只要符合标准就能够保研、直博。在如今这个考研人数逐渐增多,考研竞争压力增加的环境下,对于热爱基础学科并想要继续深造的的学生来说,强基计划绝对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

二、强基计划一定是本硕博连读吗?

有家长会问:“强基计划不是本硕博连读吗?为什么还会有转段比例?还会有去考研就业的呀?”

在这里解答一下:强基计划的高校基本上都采取3+2+X的培养模式,部分高校采取3+1+X的培养模式,具体的培养方案参照各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大部分的强基高校是鼓励学生本硕博连读,但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本硕博连读。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学生可以放弃本硕连读,本科毕业后可以选择就业或报考其他专业。

在升学方面院校会给强基生提供更多的优惠,但不是进入强基班的学生就一定能本硕博连读。强基计划培养期间采取动态考核制度,不符合考核标准的强基生将无法继续在强基班学习;同时在转段时也有相应的转段考核,如果没能通过转段考核也是无法保研或直博,就只能选择直接毕业或者去考研了。

三、部分985大学强基转段数据

总体来看,大部分的强基院校都没有实现百分之百转段,整体的转段比例在60%-90%左右,有一部分可能因为出国或其他原因选择放弃,有一些可能是因为转段考核未通过最终选择去考研或者直接就业。

目前从各校公布的转段数据来看,南京大学的转段率最低,而大连理工、中国农业大学的转段率均达到了100%。整体来看,实力较强的强基院校转段率相对要低一些。


(补充:山东大学哲学班强基转段率90.48%)

1. 南京大学

2024年接收“强基计划”学生转段拟录取115人,此前南大发布2020年“强基计划”涉及8个专业共210人,预估转段比例约55%。

2.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转段拟录取研究生及直博共计106人,此前九大专业计划招180人,转段比例约59%以上。


注:其中缺少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强基计划转段直博拟录取名单公示。

3. 北京理工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强基招生计划210人,其中共计130人顺利转段进入博士或研究生阶段,转段比例约61.9%。在130名成功转段的强基生中,硕士生仅2人,直博人数128,占总转段人数的98.46%。从公示名单看,上交大硕博衔接专业相对宽泛,此次转段专业不仅包含物化生专业及其交叉学科 ,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工科热门专业。物理学专业录取22人,排名第一;力学和化学专业紧随其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有4人录取。


具体录取人数排名如下:

5.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共录取929人,到2023年,共有919人毕业。另外10人可能存在转出、延毕等情况,本文对该部分数据不做分析。

在毕业的919人中,有648人实现强基转段,转段率在70.51%,与之前统计的多数高校转段比例约在50%-80%左右相比处于上游水平。

清华的强基转段比例与北大相比也是比较接近的,根据之前的统计,北大首届强基生转段比例大概在74%左右。清华的转段比例要略低于北大。

从曝光的数据可以看到,未央书院无论是转段还是出国的人数都是最多的,共330人,转段226人;其次是致理书院,共220人,转段151人;人数最少的是日新书院,共93人,转段58人。


6. 南开大学

物理科学学院2020级强基计划转段接收面共计22名同学,此前南开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150人,其中物理学招生30名同学,物院转段率约73%。


7. 北京大学

凭借以上数据进行粗略计算,2020级强基生转段比例比例超过74%,相当于强基生的保研率超过七成,比例非常高。

至于强基生转段的专业方向,北大尚未公布,但从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培养定位来看,强基转段的方向应该是自由而多元的。此外,根据其他院校公布的强基各专业转段方向,转段专业基本包含,本专业及相关交叉学科;其他关键领域紧缺专业;理科专业的强基生还有机会转至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其他院系的热门专业。从转段专业的自由度来看,强基计划也是非常值得报考的。

8. 山东大学

此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发布2020级强基计划哲学专业考核分流结果公示。数据显示,此次哲学强基班共计21人参与考核,其中19人通过考核,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攻读,转段率90.48%。

9. 电子科技大学

目前统计到各院系2020级强基计划转段接收共计24名同学,此前电子科技大学公布的2020年强基计划专业招生计划30人,转段率约80%。成功转段的24名中,仅一位同学保研,其余23名均为直博。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年中科大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共9个专业进行招生。


共有188人完成转段。2020年中科大强基计划共招生210人,最终录取人数未知,按此数据计算,转段率为89.6%。

其中完成转段的学生中,有182人都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仅有6人直博,直博比例相比其他院校偏低。

各院系转段专业情况如下:

①化学专业:


②理论与应用力学:


③物理学:


④应用物理学:


⑤生物科学:

⑥信息与计算科学:

⑦数学与应用数学:

⑧生物技术:

⑨核工程与核技术:


11.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2020级强基转段考核名单,经各学院考核公示,确认108名同学通过强基转段考核。


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计划120人。实际招生、报到人数未知,暂按120计,转段比例90%。

12.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首批强基生81名,75名强基生顺利通过转段考核,成功进入东南大学相关硕士或博士专业继续培养,总转段比92.59%。

13.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对2020级生物科学强基计划学生转段拟录取25人,此前中海洋公布2020年生物科学专业招生计划数为30人,转段率约83%。


14.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强基计划转段率数据:

①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强基生招生30人;

②2020级强基计划(生物科学)本研转段资格审核结果公示名单为30人;

以上数据计算,强基计划转段比例为100%。

15. 中山大学

2020年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计划150人。实际招生、报到人数未知,暂按150计,据中大研招网公示,2023年共有123名同学通过强基转段考核,转段比例82%。

16. 大连理工大学

①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强基班20人全部转段至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与统计5个专业方向学习,转段比例100%。

其中2人直博,具体转段信息如下:


②应用化学专业

化学强基班20人,1人出国,19人转段至无机化学、工业催化、精细化工、化学工艺、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7个专业方向学习,转段比例95%。

其中19名转段生中,7名攻读硕士,直博12人, 直博比例63.16%。具体转段信息如下:


③运载学部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工程力学(强基班)30人全部转段录取至力学专业,转段比例100%。

其中直博6人,具体转段信息如下:


四、强基计划能转专业吗?能转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本科期间是不能转专业的,但是转段时,按照院系的转专业要求是可以转到相关专业或其他交叉学科专业。

强基生只要符合转段要求,大三就能申请免试攻读本院研究生和博士(申请其他院系专业需通过转系考核),且专业自由度极大。让人不禁感叹,首批“吃螃蟹”的人简直赢麻了!

目前,共有多所高校公布强基生硕博转段方案,从各校方案看,转段条件主要有几点:

1. 无挂科、达到相应的绩点/学分/排名要求;

2. 通过转段学业考核;

3. 英语四级或其他同等标准;

4. 部分院校要求对科创、艺术体育、学院夏令营活动经历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有要求。

转段专业包含:本专业及相关交叉学科;其他关键领域紧缺专业;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其他院系的热门专业。

小编统计了物理专业部分院校的转段要求及转段方向供大家参考:


从目前各高校公布的强基数据来看,各个高校给予强基生的优惠真的是非常多,免除统考,且择业范围非常广,即使考核失败仍可以在本院继续攻读研究生。在这个学历爆卷的时代,真的是“太香了”!

因此,小编提醒各位高中的考生和家长们,如果未来想要继续深造,攀上人生另一座高峰,强基计划不失为一条性价比较高的道路。

最新文章

2025年各大学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附志愿填报规则

晖晖学姐  
2025年各大学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附志愿填报规则

2025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官网入口!附ai智能填报志愿软件推荐

晖晖学姐  
2025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官网入口!附ai智能填报志愿软件推荐

全国各省模拟志愿填报入口汇总(2025最新版)

陈老师  
全国各省模拟志愿填报入口汇总(2025最新版)

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限报大学数量汇总(95所全汇总)

晖晖学姐  
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限报大学数量汇总(95所全汇总)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刘老师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延边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刘老师  
延边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山西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刘老师  
山西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青岛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3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刘老师  
青岛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3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天津城建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刘老师  
天津城建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宁波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

刘老师  
宁波大学中外合作分数线(2024年专业录取最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