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成都锦城学院最低多少分录取?答案是447分。
本文将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成都锦城学院这所本科民办学校,2024年在四川本地的录取分数线、以及在山东等高考省份招生时的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一、成都锦城学院2024年录取分数线
(一)四川高职专科批理科:成都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1分。具体如下:
1.成都锦城学院,分数线是539,位次是83354
2.成都锦城学院,分数线是498,位次是138841
3.成都锦城学院(艺术类),分数线是475,位次是171949
4.成都锦城学院,分数线是451,位次是204317
(二)四川高职专科批文科:成都锦城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是447分。具体如下:
1.成都锦城学院,分数线是529,位次是20373
2.成都锦城学院,分数线是502,位次是38040
3.成都锦城学院(艺术类),分数线是467,位次是68160
4.成都锦城学院,分数线是447,位次是85022
二、成都锦城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本文将以山东高考为例,展示成都锦城学院各个专业2024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根据下方的数据可知,成都锦城学院收分最高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2024年的最低分是504分、录取位次是168368名。
而成都锦城学院收分最低的压线专业则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24年的最低分是385分、最低位次是444261位。
专业名 | 2024 分数 | 2024 位次 |
---|---|---|
汉语言文学 | 504 | 168368 |
会计学 | 500 | 179591 |
审计学 | 498 | 184371 |
财务管理 | 498 | 184737 |
新闻学 | 496 | 189570 |
行政管理 | 493 | 19609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93 | 196610 |
金融学类 | 492 | 197854 |
英语 | 492 | 199936 |
供应链管理 | 492 | 200195 |
商务英语 | 490 | 203755 |
经济统计学 | 490 | 204130 |
日语 | 490 | 205012 |
法语 | 490 | 205087 |
物流管理 | 489 | 207023 |
工商管理类 | 488 | 208739 |
投资学 | 488 | 209798 |
国际商务 | 487 | 210469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487 | 210566 |
工程造价 | 486 | 213374 |
工程管理 | 484 | 219897 |
机械电子工程 | 463 | 271666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462 | 273905 |
电子信息类 | 461 | 276265 |
人工智能 | 456 | 288139 |
物联网工程 | 456 | 288503 |
机器人工程 | 456 | 28850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56 | 288561 |
数字媒体技术 | 456 | 289640 |
新媒体技术 | 453 | 296355 |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 | 452 | 298706 |
汽车服务工程 | 448 | 307339 |
土木工程 | 447 | 310457 |
大数据与审计 | 447 | 310739 |
文化创意与策划 | 447 | 311180 |
大数据与会计 | 443 | 321180 |
金融科技应用 | 424 | 363804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420 | 370720 |
商务英语 | 418 | 376637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415 | 382999 |
给排水工程技术 | 402 | 408854 |
建筑工程技术 | 385 | 444261 |
三、成都锦城学院介绍
成都锦城学院隶属于四川省教育厅。
学校始终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拥有一支由知名学者和业内精英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以“双师双能型教师”为特色。院士领衔高水平师资队伍,聘请四川大学等多所名校教授长期任教。截至目前,教师总数1771人,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1.1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5.28%。近年来,学校围绕“师德、师风、师才、师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以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为第一师德,追求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面位做好。每一位老师在校内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每一位老师每周都会安排课外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或带领学生做项目、参加竞赛,“锦城”教师倾心育人,服务学生成长,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以及四川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其他各类专家库入选专家60余人,多名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师资队伍中,“有行业证书、行业经历、行业业绩,懂行业前沿”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60.3%,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