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成都高三零诊作为高三阶段首次大型统考,分数划线已公布:物理类高线490分,中线390分;历史类高线495分,中线400分。本文将从划线解读、分数分布、备考策略三个维度,结合精准数据为考生提供专业指导。
一、2026届成都高三零诊划线公布
零诊划线分为高线(对应高考 “特控线” 层次)和中线(对应高考 “本科线” 层次),并对选考科目标注 “原始分” 与 “赋分”(新高考等级赋分后分数),直观呈现学科竞争力。
1、物理类划线:高线与中线的总分及各科有效分
高线:总分471,总分赋分490。各科有效分:语文105,数学89,英语104,物理54,化学58(赋分69),生物66(赋分69),政治61(赋分74),地理61(赋分73)。
中线:总分364,总分赋分390。各科有效分:语文94,数学57,英语73,物理33,化学40(赋分56),生物47(赋分57),政治48(赋分62),地理50(赋分62)。
分析:赋分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的原始分与赋分差,说明等级赋分的作用,比如化学高线原始58赋到69,提升11分,体现赋分对选考科目的影响,考生需关注选考科目的等级表现。
2、历史类划线:高线与中线的总分及各科有效分
高线:总分470,总分赋分495。各科有效分:语文108,数学68,英语105,历史72,政治65(赋分77),地理64(赋分77),化学40(赋分56),生物58(赋分64)。
中线:总分374,总分赋分400。各科有效分:语文97,数学39,英语73,历史58,政治49(赋分63),地理51(赋分63),化学29(赋分47),生物37(赋分50)。
分析:历史类数学有效分低于物理类,体现选科群体的学科差异;政治、地理赋分提升明显,比如政治高线原始65赋77,提升12分,说明选考科目在等级中的表现更重要,考生需重视选考科目的排名。
科目 | 物理类 高线 |
物理类 中线 |
历史类 高线 |
历史类 中线 |
---|---|---|---|---|
语文 | 105 | 94 | 108 | 97 |
数学 | 89 | 57 | 68 | 39 |
英语 | 104 | 73 | 105 | 73 |
物理 | 54 | 33 | - | - |
化学 | 58 | 40 | 40 | 29 |
化学赋分 | 69 | 56 | 56 | 47 |
生物 | 66 | 47 | 58 | 37 |
生物赋分 | 69 | 57 | 64 | 50 |
政治 | 61 | 48 | 65 | 49 |
政治赋分 | 74 | 62 | 77 | 63 |
地理 | 61 | 50 | 72 | 58 |
地理赋分 | 73 | 62 | 77 | 63 |
历史 | - | - | 72 | 58 |
总分 | 471 | 364 | 470 | 374 |
总分赋分 | 490 | 390 | 495 | 400 |
二、2026届成都高三零诊一分一段表公布
一分一段表直观呈现各分数段人数与累计人数,是考生定位 “全省(市)位次”、规划志愿的核心工具。
1、物理类分数分布:中高分段竞争激烈,低分段提分空间大
高分段(600分以上):687分段19人(累计110人)、686分段8人(累计118人)、685分段19人(累计137人)。高分段人数少但“头部效应”明显,620分以上累计人数5945人,对应高考“985院校”层次,考生需在语数外+物理中突破瓶颈(如数学压轴题、物理实验题)。
中分段(450-600分):524分段214人(累计25020人)、523分段235人(累计25255人)、480分段214人(累计34492人)。此分数段占比超50%,对应高考“一本-二本”区间,是提分黄金区。考生需确保基础题(如数学选择前10题、物理力学基础)得分率,同时强化选考科目赋分优势(如化学、生物)。
低分段(450分以下):361分段98人(累计52869人)、360分段86人(累计52955人)。低分段考生占比约30%,对应高考“专科-民办本科”区间,需优先突破基础知识(如数学集合、物理运动学公式),通过“保基础、抓高频”实现总分跃升。
2、历史类分数分布:高分段竞争激烈,中低分段“逆袭”机会多
高分段(600分以上):657分段10人(累计102人)、656分段6人(累计108人)、655分段14人(累计122人)。历史类高分段人数少于物理类,对应高考“顶尖211院校”层次,考生需在文综大题+语数外细节中拉开差距(如历史主观题分层作答、语文作文立意)。
中分段(400-600分):504分段84人(累计8302人)、503分段91人(累计8393人)、470分段92人(累计11708人)。此分数段占比超60%,对应高考“二本-公办本科”区间,是竞争主战场。考生需强化文综“材料解读+时空定位”能力,同时提升数学基础(如三角函数、数列)。
低分段(400分以下):351分段68人(累计23329人)、350分段77人(累计23406人)。低分段考生占比约40%,对应高考“专科-民办本科”区间,需优先突破数学+选考科目基础(如地理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学概念),通过“小题狂练+错题复盘”提升得分率。
零诊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考生需通过数据完成三大动作:
1、定位与反思:对比各科有效分,找出“薄弱科目”(如物理类考生数学89分低于高线语文105分,需强化数学),分析“丢分题型”(如数学中档题、物理实验题)。
2、目标分解:将高考目标分解为“零诊-一诊-二诊”阶段性目标(如物理类考生目标高考600分,零诊471分,需每月提升15-20分,分解为数学提升10分、物理提升5分)。
3、心态管理:零诊成绩仅反映当前水平,2025年10月至2026年6月仍有8个月复习时间。
考生需理性看待分数,将注意力放在“知识点掌握”与“能力提升”上,避免因一次考试过度焦虑或松懈。